千禧鶴機房建設
第一章 概述
機房是各類信息數據的處理中心。為保證計算機系統可靠地運行,通訊網絡樞紐暢通無阻地傳遞信息,良好的操作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機房建設應為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的可靠運行提供合乎規范的環境條件和工作條件,以滿足計算機等設備對溫度、濕度、潔凈度、電性能、防火性、防靜電能力、抗干擾能力、防雷、接地等各項指標的要求。
根據工程的需求,本機房主要包括機房裝修、配電系統、電源防雷及接地系統、空調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機房集中
監控系統、機房消防系統八個部分。
1.2引用標準
本機房設計按照國家標準進行,項目設計、施工符合”《電子
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3、《電子計算機
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SJ/T30003-93”中的要求。另外,在進行系統設計時還遵循了以下標準和規定:
-
《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 GB 50174-93
-
《計算站場地技術要求》 GB 2887-89
-
《計算站場地安全要求》 GB 9361-88
-
《計算機機房用活動地板技術條件》 GB 6650-86
-
《電子計算機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 SJ/T30003
-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50054-95
-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2-95
-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
-
《室內裝飾工程質量規范》 QB 1838-93
-
《建筑物綜合布線規范》 ISO11801
-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50169-92
-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 GB50243-97
-
《建筑物綜合布線系統檢測驗收規范》 DB44/114-2000
-
《七氟丙烷(HFC-227ea)潔凈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DBJ15-23-99
-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116-98
第二章 機房裝修
2.1布局規劃
機房內預計要增加用服務器及存儲機柜2個、網絡機柜1個,UPS系統1套,精密空調組1套,中心監控系統1套,KVM系統1套,消防系統1套,機房需要按照標準布線體系進行布線。
根據規范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將機房區域分為主機房設備區、配電區、消防設備區、工作區。工程總面積約28平米,主機房設備區面積約為12平米,消防設備區4平米,配電區域4平米,工作區面積約為8平米。
主機房設備區:集中擺放服務器機柜和網絡機柜;
工作區:日常辦公,機房管理和監控;
配電區:擺放UPS主機和配電柜。
消防設備區:氣體消防主裝置。
對于本機房工程的裝修和裝潢部分的宗旨是:在滿足機房內設備對環境要求的前提下,本著實用的原則,體現“現代、高雅、美觀、適用”的整體形象。
主要裝修工程包括抗靜電地板安裝工程、隔斷工程、門窗工程等。
根據工程的需求,機房功能布局與裝修標準如下表:
項目
功能區 |
面積m2 |
凈空高度單位:mm |
地板高度單位:mm |
裝飾要求 |
主機房 |
28 |
2500 |
200mm |
落地防火玻璃隔斷、抗靜電活動地板 |
注:所有標高以當層地面為基準:±0.00mm
2.2凈空
計算機機房的凈空由機柜和通風要求來決定,一般宜為2400mm---3000mm之間,考慮現場的實際情況,本層樓高2.4,各功能區的凈高按如下設計:
2.3地面裝修工程
2.3.1各功能區地面裝修要求
主機房采用防靜電活動地板;
2.3.2活動地板的選用
在各類計算機房的安裝工程技術設施中,活動地板是一個很重要的構件?;顒拥匕逡殉蔀楝F代化機房內必不可缺的設施之一,利用它可在計算機房內組成一個地下空間的建筑結構。在活動地板上安裝各類計算機設備,而活動地板下的空間則可用來敷設聯接設備的各種電源和信號管線。因其具有可拆性,所以對電氣連線的敷設、檢修及更換都很方便。
從地板的性能和價格考慮,本工程選用國產沈飛牌防靜電活動地板,選用國產貼面,有邊板。
沈飛地板是嚴格按美國 “CISCA” 和“BRAUO”及英國“MOB”標準生產。各項性能參數完全符合GB6650《計算機機房用活動地板技術條件》。同時該品牌為目前國內生產的抗靜電地板中最好的產品。
該種地板不但外型美觀并且擁有優良特性,以滿足用戶防銹、抗靜電、防火、隔音、堅固等不同需要,以不同的結構級別迎合不同的使用場所。
2.3.3活動地板的安裝
為了便于活動地板下能方便的敷設各類管線,保證使用方便、安全,保證下送風空調的通風量。地板的安裝高度定為200mm。
根據圖紙進行放線,確定地板的水平基準,然后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精心施工,達到理想的安裝效果。
2.4隔斷工程
主機房與機房大廳之間采用12厘防火玻璃隔斷,防火玻璃耐火可達60min,符合標準要求。
2.5門窗工程
機房安裝1個機房大門:機房設備區與機房工作區之間安裝防火玻璃門。
第三章 機房配電系統
3.1電源方案
計算機供配電系統是計算機機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供配電系統是計算機系統安全、可靠的運行最基本的保障。因此,計算機機房供配電系統要執行國家相應標準,為計算機系統提供優質的電源。
本方案計算機供配電系統電源采用頻率50HZ、電壓220V/380V TN-S系統。
根據GB /T 2887 -2000《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中對計算機供電方式可分為三類:
一類供電:需建立不間斷供電系統。
二類供電:需建立帶備用的供電系統。
三類供電:按一般用戶供電考慮。
計算機設備供配電系統電源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計算機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GB 50174-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中對電壓變動、頻率變化、波形失真率分A、B、C三級見下表:
級別
項目 |
A 級 |
B 級 |
C 級 |
穩態電壓偏移范圍,% |
-2~+2 |
-5~+5 |
-13~+7 |
穩態頻率偏移范圍,Hz |
-0.2~+0.2 |
-0.5~+0.5 |
-1~+1 |
電壓波形畸變率,% |
3~5 |
5~8 |
8~10 |
允許斷電持續時間,ms |
0~4 |
4~200 |
200~1500 |
根據計算機系統的用途及運行特點,對供電電源質量要求比較高。我方按照B級標準為計算機系統設計供電。為提高計算機設備的供配電系統可靠性,達到B級標準,最理想的技術措施是在配電設備后端增加交流備用電源系統UPS,為計算機系統提供穩定、可靠的電源。
3.2系統實施
由用戶提供兩路市電,其中一路市電給UPS供電。另一路給機房精密空調供電。
UPS輸出總配電柜向機房提供UPS電源,為計算機設備、網絡設備、通訊設備、應急照明供電。
配電柜設置電源防雷器。
3.3配電線路
1、計算機系統的各設備走線與市電設備走線分開,交叉時以接近于垂直的交叉,電源走線采用在地板下鋪金屬線槽走線方式。線槽在地面上架空排放。
2、照明線路均上走線,并采用金屬線槽及電線管敷設。
3、各類線纜獨立敷設并用金屬管槽屏蔽保護,所有金屬管槽都可靠連接并接入機房電柜的保護接地,各電氣開關及連接線纜清晰標注,易于連接。
4、電纜采用國產廣州天虹電纜廠生產的線纜,符合國家標準。電纜選用國標標準ZR-VV阻燃鎧裝電纜,線材選用國標ZRBVV雙塑阻燃單芯銅線。
5、嚴格執行電氣安裝有關的規定,不同回路、不同電壓的線種安裝在不同的金屬線槽及專用的電線管道上。
3.4配電設備及材料
3.4.1 UPS設備
選用山特 10KVAUPS設備,不在本章節闡述。
3.4.2 配電柜及開關
市電柜、UPS配電柜主開關選用NS系列低壓空氣斷路器,分路開關選用C65N系列低壓空氣斷路器,分別負責對UPS輸出電力系統和機房各用電設備的分配。
配電箱內留有備用開關,為機房設備擴充時用電。配電箱內各種開關標志清楚,防止使用中出現誤操作。
3.4.3 插座
機房用電插座為計算機專用(UPS)插座,UPS插座安裝于地板下,供計算機設備使用。
本工程機房所用的UPS插座主要采用10A三扁插座,并配有插座底盒。配線由UPS輸出配電柜經專用鍍鋅金屬線槽(管)引到機房各處。每個機柜下配2個插座由一個開關控制,機柜下插座均帶托板上架,避免機柜內設備用電集中一個托板電源上。
3.4.4 配電線纜
低壓配電線全部采用符合國家標準天虹電纜廠生產的阻燃雙塑型銅芯電纜電線,電纜選用國標標準ZR-VV阻燃電纜,線材選用國標ZRBVV雙塑阻燃單芯銅線。通過專用鍍鋅線槽(管)敷設到端口,相、零、地線顏色按國家標準分清。計算機負載配電線路按國標并留有余量。
3.4.5 線路敷設
1、機房活動地板下部的電源線盡可能地遠離計算機信號線,避免并排敷設,并采取相應的屏蔽措施。
2、計算機系統的各設備走線與市電設備走線分開,交叉時以接近于垂直的交叉,電源走線采用在地板下鋪線槽走線方式。
3、嚴格執行電氣安裝有關的規定,不同回路、不同電壓的線種安裝在不同的金屬線槽及專用的電線管道上。
4、各類線纜獨立敷設并用金屬管槽屏蔽保護,所有金屬管槽都可靠連接并接入機房電柜的保護接地,各電氣開關及連接線纜清晰標注,易于連接。
5、機房內所有管道都應進行防銹處理。
3.5應急照明系統
應急照明包括備用照明、安全疏散照明等。按照GB 50174-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的要求,備用照明的照度宜為一般照明的1/10。本方案設置部分正常照明燈盤的其中一支熒光燈管為備用照明,在正常情況下熒光燈由市電供電,當市電停電時,由UPS電源供電,使燈具繼續工作。
主機房的出入門、UPS電池房安裝安全出口指示燈。
第四章 機房防雷接地系統
4.1概述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電子信息設備的應用已日趨廣泛,其規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但是在這種信息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中,由于信息系統的電磁兼容能力低下,抗雷電電磁脈沖過電壓的能力十分脆弱,在閃電環境下的易損性較高,因此,雷電已成為信息技術應用中的一大公害。
4.2雷電入侵電器設備的形式
雷電入侵電器設備的形式有兩種:直擊雷和感應雷。雷電直接擊中線路并經過電器設備入地的雷擊過電流稱為直擊雷;由雷閃電流產生的強大電磁場變化與導體感應出的過電壓,過電流形成的雷擊稱為感應雷。
4.3影響計算機系統的是感應雷
目前,在防雷系統設計上,執行的是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 94,設計由避雷網(帶),避雷針或混合組成的接閃器,立柱基礎的鋼筋網與鋼屋架,屋面板鋼筋等構成一個整體,避雷網通過全部立柱基礎的鋼筋作為接地體,將強大的雷電流引入大地。計算機系統安置在建筑物內,受建筑物防雷系統保護,直擊雷擊中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可能性非常小。根據雷電電磁脈沖防護理論和實踐經驗證明,電子信息設備損壞的主要原因是雷電感應浪涌電壓造成的。它可以通過各種引線把感應浪涌電壓波引入電子信息設備內部,破壞其芯片和接口。所以計算機系統必須防感應雷。
4.4防雷措施
4.4.1 機房接地系統
(1)交流工作地
在電子計算機系統中,有大量的使用380V/220V交流電源的電氣設備,這些設備按國家有關規范中對電氣的規定進行工作接地,即把中性點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
(2)安全保護地
當機房內各類電氣設備的絕緣損壞時,將會對設備和操作、維修人員的安全構成威脅。為了保證設備和人身的安全,而把機房所有設備的外殼與地之間做良好的連接,稱為安全保護地。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
(3)防雷保護地
防雷裝置可分為三個基本部分:即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
接閃器即接受雷電電流的金屬導體,本方案中采用德國OBO防雷器。采用在主配電柜及UPS輸出配電柜機房、空調配電柜電源輸入端安裝電源防雷器。當市電出現較長時間的脈沖電壓或瞬間大電流脈沖電壓時,內藏模塊內的半導體抑壓元件立即將脈沖電壓短路到大地泄放,從而保護負載和設備。當脈沖電壓流過防雷器后,防雷器又變為高阻狀態,不影響設備的供電。配電柜上安裝的OBO防雷產品,具備快速反應時間(<25ns>);帶聲光報警功能;能承受高電流沖擊能力;經IEEE C62.41C3級最嚴格測試,具有高使用壽命;安裝簡便,三年保證。
本方案中要求接地電阻≤1Ω。
(4)計算機系統的直流接地(邏輯接地)
接地電阻按照計算機系統具體要求確定,不同的品牌,要求的接地電阻不同。
計算機系統的直流接地,采用目前直流接地最好的方法,即網格地。這種網格地就是在機房內為計算機系統中各種設備提供一個可靠的信號基準電位。實施的方法是:用3mm×25mm的銅帶,在機房活動地板下交叉排成方格,其交叉點與活動地板支撐的位置交錯排列。交點處壓接在一起。為了使直流網格地和大地絕緣,在銅帶下墊約3mm厚的絕緣物體。由網格地引線至機房接地端子箱并與大樓提供接地線連接。
本方案采用接地方式: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護接地、防雷接地可利用大樓原有的接地方式,接地電阻≤1Ω。計算機系統專用地由用戶提供,并保證接地電阻≤1Ω。用于計算機系統的直流接地。
4.4.2 機房等電位連接
在機房內設置接地端子箱,將活動地板支架、非計算機系統的管、金屬的門、窗、屏蔽用金屬板等均做等電位連接,并分別接入接地端子箱,由接地端子箱引線與大樓提供接地線連接。
第五章 機房空調系統
5.1機房空調
5.1.1設計思路
為使機房內主要設備和管理操作人員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并為其具備能夠安全、可靠地運行,發揮其最大的工作效率,就要提供一個符合其運行標準要求的機房環境。這包含對制冷、制熱、加濕、去濕、濾塵有嚴格的標準要求,設備運行情況、使用壽命與工作環境有密切關系,溫度、濕度、潔凈度就是工作環境的關鍵因素。根據GB50174-93《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和GB /T 2887 -2000《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中規定機房的溫濕度要求,
|
A級 |
B級 |
C級 |
夏季 |
冬季 |
溫度 |
23℃+/-2℃ |
20℃+/-2℃ |
15℃-30℃ |
10℃-35℃ |
相對濕度 |
45%-65% |
45%-65% |
40%-70% |
30%-80% |
機房塵埃等級:
|
A級 |
B級 |
C級 |
粒徑 |
大于≥0.5um |
個數 |
3500粒/L |
10000粒/L |
18000粒/L |
國外機房熱指針情況 :
項目 國別 |
美國 |
英國 |
日本 |
單位
面積
熱指針 |
計算器設備(kcal/m2.h) |
230~280 |
216 |
300 |
人工照明(kcal/m2.h) |
|
|
20~30 |
工作人員(kcal/m2.h) |
|
|
2 |
圍護結構(kcal/m2.h) |
|
|
30 |
合計(kcal/m2.h) |
300~350 |
354 |
350~450 |
設備產熱量占熱量的百分數 |
77~80% |
61% |
|
換氣次數 |
51~109 |
|
40 |
根據以上國外資料, 計算器房負荷按300~500 kcal/m
2.h計算?,F時計算機機房所擺放設備密度及機器利用率不高, 所以取值約以300kcal/m
2.h。這樣,溫度達A級,相對濕度達A級。
5.1.2送風方式
主機房精密空調的送風全部采用活動地板下送風自然回風的方式。通過計算合理分布出風口數量,使送風達到均勻,為機房設備提供良好的集中送風。保證設備的可靠運行。
5.1.3設備安裝
空調設備的正確安裝是整個機房建設的重要部分,我們在安裝中充分考慮了對空調室內機組的減振,通過安裝機座和防振膠,最大限度的減少空調的振動。以減小空調機組運行噪聲,并通過合理的設計有效導流空調機組的風速及風向,精密空調及天花機的室外機均安裝于樓頂上,既安全又易于維修。
第六章 機房監控系統
-
概述
-
產品設計依據:
◣ 機房監控用戶具體要求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2008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462-2008
◣《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 GB2887-2000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GB50348-2004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T50314-2000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94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
系統主要功能說明
6.2系統組成簡介
6.2.1 系統組成結構圖
6.2.2系統主要設備功能說明
※ 監控服務器
█ 實時記錄嵌入式數據采集報警主機的數據,并提供web瀏覽器直觀動態
實時顯示給用戶。
█ 記錄歷史數據和報警事件,提供查詢、分析、報表等手段,共以后管理使用。
█ 可靠的安全性能,嚴格的分級密碼管理和用戶授權,確保系統運行安全。
█ 可維護與可擴充性,系統軟硬件設計采用模塊化結構,便于擴展和維護
※ 嵌入式數據采集報警主機
█ 嵌入式數據采集報警主機負責與被監測設備和相關傳感器進行通訊,采集數據,并進行分析,如果有報警信息,通過本身自帶的GSM短信平臺將報警信息發送到管理人員手機上。
█ 嵌入式數據采集報警主機集成5個RS485接口、4個RS232接口和8個干接點信號輸入監測接口,方便以后擴展,并且具有10M/100M自適應高速網絡接口,將采集的數據傳送到數據記錄服務器。
█ 嵌入式數據采集報警主機內置4路直流12V電源輸出,用來給溫濕度傳感器等外部設備供電,提高系統集成度,減少了設備管理的繁瑣性。
█ 嵌入式數據采集報警主機內部集成GSM短信報警平臺,具有獨立的報警功能,不因網絡中斷或者監控服務器宕機而失去報警功能。
█ 嵌入式數據采集報警主機采用無操作系統模式設計,杜絕病毒侵擾,內置雙硬件看門狗,加電2秒內即進入工作狀態,使用不需維護,保障報警功能的正常運行。
6.3主要監測項目的實現方法及介紹
6.3.1機房溫濕度監測
對電子計算機等微電子設備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中,溫濕度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機房對溫度、濕度的要求非常高,《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2008)對機房內溫度濕度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對于面積較大的機房,由于設備分布、送風分布等因素影響,機房的不同區域的溫濕度不一致,偏移較大的地方對設備的工作狀態存在潛在的影響,因此安裝溫濕度檢測系統十分必要,監測溫濕度變化狀況,及時報告預警信息。
根據用戶機房實際情況,來配置機房需要安裝的溫濕度傳感器數量,監控系統以直觀的畫面實時顯示溫濕度數據,可以根據需要人工設定溫濕度報警的閾值,一旦溫濕度達到相應的閾值就會進行越限報警,通過短信告之相關人員。
溫濕度監測單元組成示意圖:
溫濕度監測界面:
6.3.2 機房精密空調監測
對于機房內采用智能精密空調的,采用RS-485或者RS232通訊方式,通過精密空調廠家提供的通訊協議及通訊接口對空調運行狀態及參數進行監控。一旦有故障發生,通過短信告之相關人員。
空調監測的項目:
●監視參數主要包括:(依據空調通訊協議而定)
送風溫度、濕度;
回風溫度、濕度;
壓縮機運行時間;
加熱系統運行時間。
●監視狀態包括:(依據空調通訊協議而定)
壓縮機、風機、冷凝器、加濕器、去濕器、加熱器、傳感器、控制器的運行狀態、漏水監測狀態。
●控制包括:(依據空調通訊協議而定)
遠程關空調、遠程開空調。
遠程設定工作溫度、濕度;
●報警主要包括:(依據空調通訊協議而定)
送風溫度、濕度越限報警;
回風溫度、濕度越限報警;
壓縮機高壓報警;
壓縮機低壓報警;
壓縮機、風機、冷凝器、加濕器、加熱器、傳感器、控制器故障等報警;
空調監測界面:
6.3.3 UPS監測
UPS是機房內的動力源泉,其內部部件發生故障或運行狀態欠佳的可能性隨時存在,而這些可能發生的故障憑肉眼是無法監測到的,只有通過UPS本身的內部偵測系統將其運行狀態和參數通過協議的方式告訴上位機。我們通過UPS廠家提供的串口通信協議及通訊接口對UPS進行全面系統的監測與診斷。一旦有故障發生,及時告之相關人員。
UPS監測單元組成示意圖:
UPS監測的項目
●監視參數包括:(依據UPS通訊協議而定)
電壓:輸入電壓,旁路電壓,輸出電壓,整流器電壓,逆變器電壓;
電流:輸入電流,旁路電流,輸出電流,逆變器電流;
頻率:輸入頻率,旁路頻率,輸出頻率,逆變器頻率;
功率:各相有功功率,標稱功率,功率因素;
電池:電池備份時間,負載率,電池溫度。
●監視狀態包括:(依據UPS通訊協議而定)
整流器、逆變器、充電器、電池、自動旁路的運行狀態。
●報警主要包括:(依據UPS通訊協議而定)
輸入電壓、頻率越限報警;
輸出電壓越限報警;
整流器電壓越限報警;
過載報警;
電池電壓低報警;
電池后備時間超低報警;
電池溫度超高報警;
逆變器關閉報警;
自動旁路開報警;
整流器、逆變器、充電器、電池、自動旁路故障報警。
UPS監測界面:
6.3.4 輸入市電監測
市電監測項目:
●監視參數包括:
配電的電壓,電流,頻率參數。
●報警包括:
市電停電報警;
市電缺相報警;
電壓超高報警;
電壓超低報警;
6.3.5漏水監測
漏水監測單元組成結構圖:
漏水控制器的作用是將漏水檢測線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通過RS485通訊接口將數據傳送給嵌入式數據采集報警主機,供其分析處理。
6.3.6防雷模塊監測
防雷模塊是電源系統對雷擊防護的重要設備,當防雷模塊失效而又沒有發覺,會給機房帶來很大隱患。監測系統實時監測防雷模塊的有效性,當發現防雷模塊失效時,及時的通知管理人員進行處理。
防雷模塊監測單元組成結構圖:

6.3.7 供電開關監測
通過安裝8路高壓隔離數字轉換模塊,可以對重要的供電開關進行監測,當有開關異常跌落時,可以發出報警,通知管理人員。
供電開關監測單元組成結構圖:

每個8路高壓隔離數字轉換模塊可以對共零線的8只空氣開關進行監測。
6.3.8 機房火警監測
在機房頂部安裝火警輔助探頭,用來探測機房內是否有火警發生。
6.3.9 機房非法入侵監測
通過在機房內安裝雙鑒紅外人體探測器,當在布防狀態時,如果有人非法進入機房,系統會及時的發出報警,通知管理人員。
機房非法入侵監測單元組成結構圖:
-
UPS蓄電池監測
通過對UPS蓄電池組的單體電池電壓、總電流、蓄電池柜的溫度實時監測,掌握蓄電池組的工作狀態,保證了蓄電池組的穩定運行。
蓄電池組監測單元組成結構圖:
6.4網絡視頻監控系統
6.4.1設計目標
此次
機房改造通過在機房內安裝一支網絡型
攝像機,使用戶能夠通過網絡直觀的掌握機房內設備及人員的工作情況。
6.4.2設計方案
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的優點克服了模擬閉路電視監控的局限性:首先,數字化視頻可以在計算機網絡(局域網或廣域網)上傳輸圖像數據,基本上不受距離限制,信號不易受干擾,可大幅度提高圖像品質和穩定性;其次,數字視頻可利用計算機網絡聯網,網絡帶寬可復用,無須重復布線;另外,數字化存儲成為可能,經過壓縮的視頻數據可存儲在磁盤陣列中或保存在光盤中,查詢十分簡便快捷。
6.4.3配置說明
系統的圖像采集系統(前端部分)所指的是視頻采集圖像及輸出圖像到傳輸系統這一過程。
前端部分攝像機必須具備有監視目標的照度、靈敏度、CCD本身的重量、壽命、體積等性能要求,另外攝像機還分為黑白或彩色CCD。根據不同環境因素及使用的場地不同,選用不同的攝像機。
本系統選用日本索尼最先進的彩色網絡攝像機作為前端圖像采集設備,配置室內高清球形攝像機。
6.4.4設備清單
序號 |
設備/清單名稱 |
規格及型號 |
品牌 |
數量 |
單位 |
|
|
1 |
精密空調 |
DME12MH1 |
EMERSON |
2 |
臺 |
|
2 |
附材 |
|
國產 |
1 |
批 |
|
1 |
超5類非屏蔽雙絞線(305米/箱) |
1061004CSL |
康普 |
4 |
箱 |
|
2 |
超五類24口配線架 |
PM2150PSE-24 |
康普 |
10 |
臺 |
|
3 |
超五類模塊 |
MPS100E-262 |
康普 |
80 |
個 |
|
4 |
超5類跳線 |
D8PS-15 |
康普 |
80 |
條 |
|
5 |
超5類跳線 |
D8PS-7 |
康普 |
80 |
條 |
|
6 |
人工費 |
項 |
|
1 |
一體化門禁機 |
6805 |
科松 |
1 |
臺 |
|
2 |
門禁軟件 |
|
科松 |
1 |
套 |
|
3 |
門鎖 |
|
國產 |
1 |
把 |
|
4 |
雙開防火門 |
|
龍電 |
1 |
套 |
|
5 |
附材 |
|
國產 |
1 |
批 |
|
1 |
室內高清球形網絡攝像機 |
|
???/td>
|
3 |
臺 |
|
2 |
4路視頻數字硬盤錄像機 |
|
???/td>
|
1 |
臺 |
|
3 |
視頻監控軟件 |
|
???/td>
|
1 |
套 |
|
第七章機房消防系統
7.1概述
機房消防報警系統,是一體化機房安全運行的盾牌。從對火警的探測系統來看,它具有溫感、煙感探測器等;對于滅火系統來說,目前基本上大多數機房都采用的是FM200氣體滅火系統。這就要求在機房的設計和施工中,必須規劃、建設鋼瓶間、消防控制間和一些管道,從而達到全方位報警、分區滅火,最大限度地提高對火災的防范能力。
7.2設計范圍
主機房區
7.3設計方案
本系統的建設目標是為了保證機房的消防安全,本項目中采用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按照功能劃分為主機房區為消防分區
7.3.1設計滅火方式
各防護采用全淹沒滅火方式。
7.3.2設計與設備選型
系統設計采用有管網式七氟丙烷ZJ-100自動滅火系統。
7.3.3系統說明
1、系統構成:本工程各系統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滅火控制系統和滅火管網系統組成。
2、操作說明:本系統具有自動、手動、機械應急操作三種啟動方式。
自動狀態下,若某保護區發生有煙霧(或溫度上升),該防護區的感煙(或感溫)火災探測器動作并向火災報警控制器送入一個單一火警信號,控制器即進入單一火警狀態,同時驅動電動警鈴發出單一火災報警信號,此時不會發出啟動滅火系統的控制信號,隨著該防護區火災的蔓延,溫度持續上升(或煙霧增大),另一回路的感溫(或感煙)火災探測器動作,向控制器送入另一個單一火警信號,控制器立即確認發生火災,同時發出復合火災報警信號及聯動信號(關閉空調、送排風裝置和防火閥、防火門、防火卷簾等)。經過30秒時間的延時,控制器輸出信號啟動滅火系統,滅火劑經管網拖放到該防護區實施滅火,控制器接收到壓力信號器的反饋信號后顯亮放氣指示燈,避免人員誤入。
手動狀態下,報警控制器在火災發生時只發出火災報警信號而不產生聯動。
自動或手動狀態下,在值班人員確認火警后,按下報警控制器面板上的或現場的”緊急啟動”按鈕可馬上啟動滅火系統。在噴放控制信號輸出前,按下報警控制器面板上的或現場的”緊急啟動”按鈕,系統不會輸出噴放信號。
當自動啟動、手動啟動均失效時,可進入氣瓶間實施機械應急操作啟動滅火系統。
7.3.4設備安裝
1、防護區探測區域分為吊頂上、吊頂下兩層,兩層的探測器平面布置完全相同?;馂奶綔y器吸頂安裝,聲光報警器、放氣指示燈分別裝于防護區門內、外的正上方。線路采用ZR-BV1.5mm穿鍍鋅線管敷設,線管保證接地良好。
2、送管道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中規定的無縫鋼管。
3、并應內外鍍鋅,沿梁底吊架固定,安裝完畢后其外表面涂紅色油漆。噴頭垂直地面安裝,其高度根據吊頂高度而定。
4、設備布置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平面布置圖》及《管網系統平面布置圖》。
5、系統的安裝施工應符合GB50166-9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驗收規范》及GB50263-97《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
7.3.5聯動要求
各防護區的手動/自動工作狀態信號、單一火警信號、復合火警信號和氣體噴放信號,要送到消防中心的聯動控制柜,并使系統能在噴放滅火劑之前關閉防護區內的空調、通風機及通風管道中的防火閥等設備。
7.3.6 防護區及儲瓶間要求
1、防護區應設有能在30秒內使該區人員疏散完畢的走道與出口。
2、防護區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能自動關閉,而在任何情況下均能從防護區內打開。
3、防護區的圍護結構及門窗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5h,吊頂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
4、儲瓶間宜設在靠近防護區的專用封閉房間內,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并應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室溫應為-10℃~50℃。
5、無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護區,應設機械排風裝置。
6、防護區的泄壓口宜設在外墻上,應位于防護區凈高的2/3以上。當設有外開彈性閉門器或彈簧門,其開口面積不小于泄壓口計算面積時,不需另設泄壓口。
7、在疏散走道與出口處應設置火災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
?